国内的人型机器人热潮席卷而来,之前的小米的人型赶在了特斯拉之前发布,而后特斯拉也发布了他们的人型,而现在国内的上海智元新创也要在今年发布他们的人型。三家发布会都是比较震撼的,未来人型也需要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团队一起发展优化。
那目前除了这三家,国内目前做的早的有北京钢铁侠团队。之后有优必选,北理,之江,智元研究院,华中科技大,浙大还有前段时间的追觅科技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机器人。
还有一些人工智能公司也准备崭露头角。
其实在人型这块是比较烧钱的项目,从人员到机构设计和硬件的成本。但人型的未来是充满价值的,说不好就真的可以替代人力,迎来一个新的“工业时代”
关于人型机器人中核心的动力来源分为电驱与液压;
哪些配件组成的呢,又有哪些品牌值得推荐呢。
下面主要介绍电驱领域。
机器人动力来源是电机,电机这块推荐的是TQ-RoboDrive-ILM系列,目前成熟的方案均是以此电机设计,特点就是其优异的力矩密度及散热系数;
驱动器Elmo为主,产品性能一直广受好评,从高端半导体应用到人型机器人上应用,都是首选的;
下面推荐自己集成情况下的配件品牌:
控制端:主控算法都是各家自己独有研发的,也有部分研究院所有成熟的机器人主控。
进行一拖一电机控制,elmo在国内的应用已经是很成熟了,目前机器人应用均是以elmo驱动器为主,其特点就是性能高,稳定性高。最主要的是体积是很小的
目前人型主流的用电流电压在:25/100 80/80 140/100三种。也出现了应用大电压在200V的型号和大电流210A的型号,EtherCAT通讯为主
2、驱动器(国产方案:SEA驱动器)
可以做到与elmo一样的电流电压范围,目前是25/100,80/100,140/100三种型号。目前反馈良好,可进行替代使用。
3、电机(推荐TQ-RoboDrive电机)
TQ电机,背景是德宇航(DLR)无框电机也是TQ发明出来的,最先的应用方案是库卡的IIWA机器人。后在欧洲的国防,自动化等应用,在机器人应用的话据说是在日本流行,后在国内盛起,TQ原厂在上海通过他们的推广在国内人型机器人行业打通了知名度。
ILM系列-高性能,工艺是通过环氧树脂真空灌装而成,有很好的散热性能,优异的外观。可靠的稳定性,支持4倍过载能力,可长时间过载工作
了解到特斯拉部分关节也用的是TQ电机
绕组形式分为四种:星型串联,三角串联,星型并联,三角并联。
区别在于转速与电流不一样,依次递增
4、电机(国产推荐)
这个国产的厂家就比较多了,他们的尺寸和定制能力也较为方便
5、编码器(雷尼绍RLS磁编系列)
有些应用的话讲究一个绝对值多圈功能,但反馈编码器放在电机端,多圈编码器有博思特的KIT系列韦根技术(不加电池,通过读数头上的线圈绕组感应磁场发出能量在接受处理原理),机械式和电池。目前人型用电池的居多。
6、编码器(海德汉系列)
7、减速机(谐波-摆线RV-行星)
哈默纳科(HarmonicDrive)
最早的方案都是一谐波为例,有点就是尺寸和重量小,随着技术成熟后发现谐波的刚性和力矩不够,有的转变为用的摆线减速机方案。
8、一体式关节方案
我知道的是深圳小象在人型上应用的还不错。
这篇文章自己个人的拙见,有错误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指出。
在人型领域工作的或感兴趣的可以加入微信群里一起沟通交流。
联系电话:18625060069(微信同号)
昆山精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苏ICP备2021008198号-1